她出生在一个怎样的家庭里呢?父亲是退伍军人,从部队退下来后分到了单位里;母亲就在家附近的小超市里帮忙;还有一个在院里摆台球桌的奶奶。
自她有记忆以来,父亲在生活中的占比都不能用不多来形容,简直是微乎其微。也不知为啥,她好像对父亲的渴望也不重,她从来不主动问父亲什么时候会回家,可能记忆深处的父亲一直在忙工作吧。
母亲和奶奶是怎样的人呢?母亲是一个严格心细的人。父亲没占的比重,是母亲占着的,母亲会教她基本的生活技能;会教她人生大道理,会在她犯错的时候及时纠正她,会在她孤立无援的时候挺身而出。奶奶是一个嘴硬心软的人。每天守着自己的两个台球桌,笑嘻嘻的欢迎客人来打球,这位瘦弱矮小的小老太太,动作格外伶俐,悄悄的说,小老太太是她零花钱的主要来源。
9岁以前,她和妈妈奶奶生活在一个小城镇,多小呢?好像只有一条街吧,也不知这小地方为啥会叫镇。三个人在这只有一条街的镇上生活的超级幸福。
上了一年级后,她凭借不知哪来的运气当上了班长,成绩也一直很好。每天上学前,在奶奶那软磨硬泡,得到点小零花钱,放学后,去到母亲帮忙的超市里接妈母亲下班,顺便蹭点零食。超市的老板人也超级好,不管是对谁,永远是一副笑嘻嘻的模样,还会主动给她吃的和饮料。
至于父亲,那时会一年回来一到两次,每次回来,母亲都会煮香肠和腊肉,她也会主动和父亲分享自己有趣的事。父亲小时候的玩伴和当兵时的战友,大多都在镇所属的县城里,他一回来免不了去小聚,这时,是她最黏父亲的时刻,因为可以跟着去吃好吃的。
9岁那年,母亲考虑到镇里面的教学相对落后,和父亲商量后,她们来到了姑姑在的隔壁县城。至于奶奶,顽固的小老太太舍不得那两张台球桌,也舍不得她生活了大半辈子的镇子,不愿意跟着去县城,几番争论后,还是决定留在老家。
来到新县城后,她和母亲暂住在姑姑家,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