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小说连载
《急诊室的过敏反应怎么处理》男女主角小周林是小说写手赤云域的黄婶所精彩内容:1 午夜急诊消毒水的气味渗进鼻腔林浅正把第七支肾上腺素推进患者静监护仪的蜂鸣器突然尖锐作28床老人的血氧饱和度直线跌至60%,颈侧的荨麻疹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扩“肾上腺素1mg静推!准备气管插管!”她扯开无菌包的手突然顿住——老人床头的腕带标签“青霉素过敏”四个字被水笔反复涂墨迹下隐约透出“无”的笔凌晨三点的急诊科像被按下慢速只有抢救室的灯光格外刺林浅盯着监护仪上...
1 午夜急诊消毒水的气味渗进鼻腔时,林浅正把第七支肾上腺素推进患者静脉。
监护仪的蜂鸣器突然尖锐作响,28床老人的血氧饱和度直线跌至60%,
颈侧的荨麻疹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扩散。“肾上腺素1mg静推!准备气管插管!
”她扯开无菌包的手突然顿住——老人床头的腕带标签上,
“青霉素过敏”四个字被水笔反复涂抹,墨迹下隐约透出“无”的笔画。
凌晨三点的急诊科像被按下慢速键,只有抢救室的灯光格外刺眼。林浅盯着监护仪上的直线,
后颈泛起凉意。这是本周第三例过敏性休克死亡,
前两例分别是心内科的护工和康复科的患者,死亡时都出现了青霉素过敏症状,
而他们的病历里,过敏史栏都干干净净。“林医生,家属要签字。
”护士小周递来死亡通知书,指尖在“青霉素过敏”几个字上停留半秒,“张大爷的儿子说,
他从来不过敏。”林浅接过笔的瞬间,
注意到小周白大褂下露出的腕带——和死者腕带同款的蓝色,只是边缘多了道齿痕,
像被人用力撕扯过。她忽然想起,第一例死亡的护工王姐,腕带曾在抢救时被扯断,
后来在失物招领处找到时,过敏史栏被人用修正液涂掉了。走廊尽头传来争执声,
穿香奈儿套装的女人正揪住值班医生的领口:“我爸明明对头孢过敏,你们为什么用青霉素?
!”林浅认出她是第二例死者的女儿,昨天还在病房骂护工没看好老人,
此刻却哭得睫毛膏糊成一片。“不可能,病历里写得很清楚……”值班医生的声音突然哽住,
他翻开电子病历的手在发抖,
过敏史栏里“头孢过敏”几个字不知何时变成了“青霉素过敏”。林浅摸出手机,
调出医院监控系统。凌晨两点十七分,28床门口闪过一个白色身影,
袖口有蓝色条纹——是本院职工的制服。她放大画面,发现那人手里拿着个小瓶,
瓶盖在灯光下闪过金属光泽,和抢救时发现的青霉素药瓶一模一样。“林医生,
你的值班日记。”实习医生陈墨递来记录本,封皮上的医院logo有些歪斜,
像是被人重新贴过。林浅翻开泛黄的纸页,上周三的记录被人用红笔圈住:“王姐抢救时,
小周护士的白大褂有青霉素气味。”她抬头望向护士站,小周正在给新来的患者戴腕带,
蓝色的带子在她掌心打了个漂亮的蝴蝶结。林浅突然想起,
每个死者腕带的蝴蝶结都是顺时针系法,而小周教新护士时,总强调逆时针更牢固。
“叮——”手机弹出药房的消息:本周领取的青霉素注射液少了三支,
最后领取记录是凌晨两点,领药人签名栏写着“林浅”。她盯着自己从未见过的签名,
后颈的凉意变成冷汗。上次查看监控时,这个时间段她正在抢救第一例死者,
而监控录像在两点到两点半之间出现了五分钟的雪花屏。陈墨突然踉跄着撞翻治疗车,
不锈钢托盘砸在地上发出巨响。林浅弯腰帮他捡拾安瓿瓶,
发现他白大褂口袋里露出半张纸条,上面用红笔写着:“下一个是13床,海鲜过敏。
”13床患者正在输注氨溴索,床头卡上的过敏史栏空着。林浅冲过去拔掉输液管的瞬间,
患者喉头已经水肿,嘴唇紫得发黑。她摸向急救箱,却发现肾上腺素注射器的针头被人掰断,
安瓿瓶上的标签被换成了生理盐水。“快拿肾上腺素!”她吼向护士站,
余光瞥见陈墨正站在病房门口,指尖捏着个小瓶,瓶盖的金属光泽刺痛了她的眼。
当她夺过药瓶时,发现标签上的“肾上腺素”被改成了“青霉素”,
字迹和病历上被篡改的过敏史一模一样。凌晨五点,13床脱离危险。林浅坐在值班室,
翻开陈墨的实习手册,最后一页贴着张泛黄的照片:十年前的急诊科,
一个穿白大褂的女人抱着个男孩,女人胸前的工牌写着“林浅”,而男孩手腕上,
系着带齿痕的蓝色腕带。她忽然想起,小周护士的工牌照片被换过,现在的照片上,
她手腕内侧有块蝴蝶形状的胎记,和第一例死者王姐的一模一样。而王姐的死亡现场,
曾留下半枚带齿痕的腕带碎片,此刻正躺在林浅的抽屉里,和陈墨口袋里的纸条放在一起。
窗外传来救护车的鸣笛,林浅望着手腕上的疤痕——那是十年前火灾留下的,
当时她还是医学生,在抢救一个男孩时被掉落的药瓶划伤。男孩最终没能救回来,
而他的母亲,正是第一个死者王姐。值班日记的最后一页,
不知何时多了行小字:“每到梅雨季节,青霉素的气味就会让我想起那场火,
还有你没说出口的‘对不起’。”字迹是她熟悉的,属于十年前去世的带教老师,
而老师的死亡证明上,死因写着“过敏性休克”。监护仪的蜂鸣器再次响起,
这次是护士站的呼叫铃。林浅冲出去时,看见小周倒在地上,颈侧有荨麻疹,
手里紧攥着支空的青霉素注射器,腕带不知何时被换成了红色——那是过敏患者的警示色。
她蹲下身,发现小周腕带的蝴蝶结是逆时针系法,和前几例死者的都不一样。
当她翻开小周的工牌,照片上的女人露出手腕内侧的胎记,那是片完整的蝴蝶,
而王姐的胎记,缺了右翅的边缘。“林医生,”陈墨不知何时站在身后,声音轻得像片羽毛,
“你还记得十年前那个没救回来的男孩吗?他叫小周,和护士小周同名哦。”他举起手机,
屏幕上是医院的老档案系统,十年前的死亡记录里,男孩的过敏史栏写着“青霉素过敏”,
而主治医生签名,是被反复涂抹的“林浅”。晨雾漫进走廊,林浅望着陈墨嘴角的微笑,
突然想起他第一次来实习时,说过自己的母亲是护士,十年前在急诊科工作,
后来因为医疗事故被辞退。而那起事故,正是她没抢救回来的男孩,王姐的儿子,小周。
“下一次,该换你了。”陈墨举起个小瓶,瓶盖在晨光中闪过金属光泽,
“你对什么过敏来着?哦对,十年前被药瓶划伤时,你对青霉素过敏的事情,
被写进了你的医护人员档案,只是你自己忘了。”林浅后退半步,撞上了护士站的柜子。
她看见小周的腕带不知何时又变回了蓝色,蝴蝶结是顺时针系法,和前几例死者一模一样。
而陈墨手里的药瓶,标签上的“青霉素”三个字,正在晨光中渐渐变成“肾上腺素”。
监护仪的蜂鸣器还在响,这次是从抢救室传来的。林浅忽然明白,
所有的过敏史篡改、药瓶调换、腕带谜题,都是为了重现十年前的那场事故,而她,
是这场死亡循环的最后一环。陈墨的手指已经拧开药瓶,消毒水混着青霉素的气味涌来。
林浅摸向口袋里的值班日记,最后一页的小字不知何时变成了:“十年了,
你还记得那个没系好的腕带吗?其实,我一直都知道,你不是故意的。”晨雾更浓了,
远处传来保安的脚步声。林浅望着陈墨发红的眼眶,突然想起十年前的火灾现场,
男孩在她怀里说的最后一句话:“姐姐,你的腕带没系好。”而现在,
她腕上的疤痕正在发烫,像被火灼烧。陈墨的手突然颤抖,药瓶“啪”地掉在地上,
滚进护士站的阴影里。林浅听见他轻声说:“对不起,我本来……”话没说完,
小周突然咳嗽着醒来,看见林浅的瞬间,眼中闪过复杂的情绪。她扯下腕带,
露出内侧完整的蝴蝶胎记:“林医生,十年前的火灾,其实我看见了,
是有人故意打翻了药瓶……”晨雾散去,阳光终于照进急诊科。林浅捡起地上的药瓶,
标签不知何时恢复了原样,上面清晰写着“生理盐水”。她望向陈墨,
发现他正在撕毁口袋里的纸条,碎纸片上,“海鲜过敏”四个字被划得粉碎。这时候,
她才注意到,每个死者的腕带编号,连起来是十年前火灾的日期;每个被篡改的过敏史,
都是当年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的真实过敏信息;而所有的青霉素药瓶,
瓶盖内侧都刻着小小的“浅”字,像十年前她刻在急救箱上的标记。远处,
救护车的鸣笛再次响起。林浅摸了摸腕上的疤痕,忽然明白,这场持续一周的死亡循环,
不是复仇,而是有人在用极端的方式,
帮她找回十年前被大火烧毁的记忆——那个她一直以为是自己失误的医疗事故,其实,
从一开始,就有人在暗处操控着所有的过敏原。而现在,晨雾中的急诊科,正迎来新的患者。
林浅看着护士给患者戴上蓝色腕带,蝴蝶结是逆时针系法。她知道,下一个谜题,
或许就藏在某个患者的过敏史里,等着她去揭开。
2 病历迷宫消毒水气味在档案室格外刺鼻。林浅盯着微缩胶片上的十年前记录,
男孩小周的过敏史栏原本清晰的“青霉素过敏”,在复印件上变成了模糊的墨团。
她想起陈墨昨天说的话:“档案数字化时,关键页被‘误删’了呢。”手机震动,
药房发来消息:凌晨又少了两支青霉素,领药人签名是小周护士的笔迹,
而那时小周正在抢救室值班。林浅调出监控,发现领药时间的监控画面里,
出现了一个戴口罩的身影,袖口的蓝色条纹和陈墨的实习服一模一样。“林医生,找什么呢?
”档案管理员李姐突然出现,指甲在金属柜上敲出规律的节奏,“十年前的事,
还是别深究了吧。”她转身时,白大褂下摆闪过一片蝴蝶形状的阴影,
和小周腕上的胎记如出一辙。当晚,李姐被发现死在值班室,颈侧有荨麻疹,
手里攥着半张胶片,上面隐约可见“人为纵火”四个字。林浅注意到,
她的腕带是红色——过敏警示色,而医院系统里,
李姐的过敏史栏三天前被改成了“青霉素过敏”。
3 死亡循环morgue的冷气冻得人发抖,林浅掀开李姐的袖口,
内侧有块残缺的蝴蝶胎记——和王姐的一模一样。陈墨靠在门框上,
指尖摩挲着实习手册:“十年前,王姐、李姐,还有我妈,都在急诊科工作,
她们都参与了小周的抢救。”他突然笑了:“林医生,你记不记得,
当年你总把青霉素放在急救箱最上层,就因为瓶盖上刻着‘浅’字?”实习手册滑落在地,
露出夹在中间的照片:年轻的林浅蹲在火灾现场,急救箱敞着,里面的青霉素瓶散落一地。
护士站传来骚动,13床患者的家属正在殴打值班护士,原因是输液时误用了青霉素。
林浅冲过去时,发现患者的腕带被换成了蓝色,蝴蝶结是顺时针系法——和前几例死者一致,
而他的真实过敏史是“头孢过敏”,写在手机备忘录里。电子病历系统突然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