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武勋:从明太祖暴薨开始(李景隆朱元璋)在哪看免费小说_全本免费完结小说千年武勋:从明太祖暴薨开始李景隆朱元璋
作者:大秦写书人
穿越重生连载
《千年武勋:从明太祖暴薨开始》是网络作者“大秦写书人”创作的穿越重生,这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李景隆朱元璋,详情概述:洪武三十一年。
朱允炆鸩杀太祖朱元璋,即日入敛,七日而葬……
建文皇帝矫诏继位,唯恐根基不稳,遂大肆削藩,手段无比激进。
李景隆穿越而来,为了匡正大明,他提前布局,成了靖难之役的幕后执棋人。
以燕王朱棣为落子开局。
只为铸就千年武勋世族!
……
青史当载:曹国公于靖难之役中,以六十万大军,久攻北平城不下,转而又完败于燕王棣的三万铁骑,却仍旧可称大明第一战神,靖难第一功臣……
这其中到底蕴含着怎样的隐秘?
第二代曹国公,面对汉王朱高煦的谋反,阵前大骂不肖子孙,气的汉王吐血三升!
第三代曹国公,深度参与土木堡之变,堪透了其中所有的原由真相。
……
第十二代曹国公,炮轰努尔哈赤,屡战皇太极,野战硬抗八旗军,死守山海关……
青史当载:大明第一武勋,汉家今朝英烈,当如是也!
2025-04-28 10:12:46
大明,洪武三十一年。
曹国公府邸。
“晋王果然还是薨了。”
李景隆获悉边关消息,他的目光深邃,没有任何意外之色。
因为他乃魂穿而来,对于未来事,多有知悉。
另外。
李景隆与晋王朱棡属于亲家关系,他的女儿嫁给了晋三子朱济熿,后在宣德年间,将会受到汉王谋反波及。
包括他本人……由于在建文初年,率先执行削藩,对周王下手……进而导致永乐二年,他会受到周王朱橚联合靖难功臣的疯狂反扑。
“千年武勋,百代世家,看来我得早做打算了。”
李景隆表示他承袭的可是开国六国公之位,只要在靖难之役的前期站队明确,任谁都别想再撼动他半分。
大明第一战神的名号!
岂是开玩笑的?
这时。
内廷中官前来宣旨召见。
李景隆携曹国夫人,诸子,于正厅礼拜之。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 朕三子晋王朱棡,藩屏北疆,夙夜恪勤。
今遘疾薨逝,痛切于怀。
念尔曹国公李景隆,世笃忠贞,素谙典仪。
特命尔即入乾清宫,共议丧制、抚恤诸务。
尔当速诣阙廷,务秉公持正,以兼朕托。
钦此。
待礼毕。
李景隆正式穿戴绯色蟒袍,梁冠,玉带,再备松鹤图、牙牌与敕书,携两名亲随至皇城。
洪武门。
李景隆需要下车步行入宫,亲随留于外,并向上首亲军卫出示牙牌与敕书,以及登记他的名位,还有入宫的详细时辰。
尔后他便可经过千步廊,端门,首至午门……照例李景隆需解剑,不过勋贵武将入宫,往往都不会专门佩戴刀剑,于是由锦衣卫简单搜身,再行核查松鹤图、牙牌与敕书的印鉴,也就完成了所有的例行检验。
西华门。
有内廷中官引领。
很快,李景隆来到了乾清宫外,并于丹墀下候立,等待其余重臣同至。
比如魏国公徐辉祖,武定侯郭英,长兴侯耿炳文,驸马都尉梅殷,左军都督杨文。
文官方面有礼部尚书陈迪,兵部侍郎齐泰,太常寺卿黄子澄,华盖殿大学士刘三吾,文渊阁大学士宋讷,宗正寺卿等等。
至于方孝儒……现在还只是个汉中府学教授,也就是蜀王朱椿赏识举荐的世子师,从九品,官职很小……“诸公共至,现通秉陛下。”
中官轻呼。
李景隆等人,纷纷行礼跪候。
得太祖获准。
李景隆排在魏国公徐辉祖的后面,依次进入乾清宫,他们还得走过月华门和日精门,方才能够抵达东暖阁觐见议事。
说起来。
李景隆也是许久没有入宫了。
自从去年老朱病倒以后。
太孙朱允炆便开始初步监国,执掌朝政。
众所周知。
朱允炆极其倚重文臣,对于武将勋贵往往都是较为排斥的态度。
这就导致能够时常入宫觐见的官员,多是朱允炆的心腹,其余人则鲜有机会见到老朱一面。
回到此刻。
诸公入大殿。
由司礼监太监引领至屏风正前。
老朱抱恙,故设云龙紫檀座屏,山水涯纹环绕,中央镀有鎏金西字:敬天法祖。
再摆云雷铜鎏狻猊三足炉,尽显威仪,又熏香缭绕。
“皇爷/皇上,圣躬金安!”
李景隆等人行西拜礼,稽首西次。
御榻上。
朱元璋半倚着身体,仿若迟暮老龙,他刻意沉声道:“朕安,免礼。”
“谢皇爷。”
李景隆等人起身听宣,需行目禁礼,也就是不能抬首张望。
御榻一侧。
太孙朱允炆恭敬候立,在他的面前摆有香案,陈设烛台、玉圭等礼器,最显眼处则是一本皇明祖训。
紧接着。
朱元璋调整了一下呼吸,道:“今朝,秦晋皆薨,九边出缺,蒙元余孽尚存。”
“惟燕王棣,仅其为长,攘外安内,舍尔其谁?”
“命,左军都督杨文,武定侯郭英,兼总诸军,皆受燕王棣节制。
再令之领衔诸王,防边固国,以安万民。”
……朱元璋现在也清楚自己活不久了。
他仍旧担心孙子朱允炆镇不住天下局势,遂转而显露出了倚重燕王朱棣的意思。
这自然是李景隆想要看到的。
因为朱棣上位,对于武将勋贵派系都是有好处的。
反观朱允炆……防武勋,如防贼寇……实在是一言难尽。
“臣等领旨。”
武定侯郭英与左军都督杨文跪拜领旨。
太孙朱允炆强撑面容如常。
再观齐泰和黄子澄,他们纷纷眉头紧锁,外藩塞王再度做大,绝非他们想要看到的。
再者。
朱元璋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国有长君,社稷之福,燕王类朕,朕欲立之!
然而,当时的翰林学士刘三吾却劝谏:如立燕王,又置秦、晋二王于何地?
太孙世嫡,承统为礼!
朱允炆就是靠文臣集团这句话,获封了太孙之位。
所以。
眼下秦晋二王都没了。
朱元璋立马就着手把北方军权移交到朱棣的手中。
武将勋贵派系集体抬头。
朱允炆和下辖的文官派系,又岂能不慌?
忽然。
“唉……”朱元璋莫名的发出了一声长叹。
暮年帝王。
纵然仍旧执掌至高权柄。
也难抵对于身后事的忧虑。
李景隆拱手道:“微臣斗胆请皇爷节哀,晋王殿下克尽孝道,若知陛下哀毁过甚,恐在天之灵不安……伏望陛下以江山社稷为重,暂抑悲怀。”
说完。
李景隆献上早己备好的松鹤图。
朱允炆见状,代为上前接过松鹤图,尔后他迅速展开,亲自摆到了皇祖父的面前。
朱元璋看了两眼,道:“苍劲有节,此为吾儿所绘……甚好。”
李景隆继续道:“皇爷,晋王殿下薨世,北疆鞑靼诸部,必会遣使吊唁,为彰显我大明威武,微臣自荐总摄晋王殿下丧仪诸事,以求为陛下分忧。”
话音未落。
兵部侍郎齐泰立马跳了出来,他道:“曹国公此言不妥,且有违礼法祖制。
晋王殿下的丧仪总揽,自当有礼部牵头负责,太常寺和宗正寺协理。
至于外邦使臣吊唁之事,兵部和鸿胪寺完全能够应对……”齐泰是不会允许一个武勋牵头主持晋王丧仪的。
因为这涉及到了一个政治风向的问题。
老朱刚刚把北方军权移交给燕王朱棣,现在又让曹国公主持晋王丧仪。
这是要干什么……重武抑文?
更定皇储?
有谁不知道,朝中武将勋贵多是支持燕王朱棣?
真要任由局势发展下去。
燕王势必会尾大不掉!
齐泰身为太孙朱允炆的心腹,自然要出言制止。
“按照礼法,确实应当由礼部牵头操办晋王殿下的丧仪。”
李景隆想了想,状若伤感的道:“可我毕竟跟晋王殿下一同长大,情份如初……不过祖制在上,若有违之,臣亦惶恐勿犯。”
李景隆深知,朱元璋对于祖制非常在意。
他索性来了一手以退为进。
同时也不至于让朱允炆派系怀疑过甚。
他还想按照青史轨迹,依旧率领六十万大军,打出大明第一战神的赫赫功绩呢!
“咱好像记得九江的女儿,嫁给了棡儿的三子,既为姻亲,又有少时之谊,现自荐操持丧仪后事,可见九江是个重感情的人。”
朱元璋给予认可的道:“咱如今就喜欢重感情的孩子……令,曹国公李景隆,以钦差身份总摄晋王丧仪诸事,监修王陵,兼堪太原防务。
并且对于外邦的吊唁接待,也由曹国公牵头总揽。”
李景隆的小字叫做九江,他父亲李文忠乃是朱元璋的外甥。
用亲戚关系来论的话。
朱元璋其实是李景隆的舅祖父。
而李景隆的女儿又嫁给了晋王三子,这就是标准的亲上加亲了。
亲戚里套着亲戚。
扯什么礼法祖制。
实际上都比不过老朱感念时的一句话。
“谢皇爷恩准,微臣领旨。”
李景隆照例行出叩谢大礼。
至此。
今日的君臣会见也就暂且告一段落了。
主要就是两件事。
第一:朱元璋明确把北方的军权,尽皆让燕王朱棣进行节制。
第二:李景隆自荐牵头操办晋王丧仪。
以此为由。
他就能够避开参与执行削藩周王朱橚,自然也就不会再被反攻倒算了。
千年武勋的目标。
他成功的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随即。
李景隆等人行礼告退。
当他快要走出东暖阁的时候。
朱允炆的声音幽幽传来:“皇祖父,该吃药了!”
李景隆:“……”……
相关推荐:
江朔司棠《余烬微凉不相思》全本免费在线阅读_(江朔司棠)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救未婚夫一命后,他灭我全族(宋晏川虞若瑶)在线阅读免费小说_完整版小说免费阅读救未婚夫一命后,他灭我全族(宋晏川虞若瑶)
裴渡江予鹿(被爱流放,恨意决堤)最新章节在线阅读_裴渡江予鹿全章节阅读
离人断肠,生死长相忆(宋时屿乔笙)最新完结小说推荐_热门小说排行榜离人断肠,生死长相忆宋时屿乔笙
我和儿子被害时,老公在国外参加白月光儿子的葬礼周晴陆霄免费完结小说_完本完结小说我和儿子被害时,老公在国外参加白月光儿子的葬礼(周晴陆霄)
我跳诛仙台后,上神悔疯了女娲石玉珠完本小说免费阅读_最新章节列表我跳诛仙台后,上神悔疯了(女娲石玉珠)
水自无情舟渡人C400季铭穆婉_《水自无情舟渡人C400》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
自当生如夏花灿烂C400(欢欢囡囡)全本免费在线阅读_自当生如夏花灿烂C400最新章节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