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一次看了看手机屏幕,配送时间已经超过40分钟。这个月第三次了。
我抬头望着面前的互联网大厦,透过玻璃幕墙能看到里面还亮着的灯。三年了,我已经能准确说出这条路上每家公司都在做什么产品,他们的优势在哪,问题又在哪。
最讽刺的是,困在这身外卖服里的我,可能比他们更懂用户。
这是2024年的夏天,我25岁。每天晚上写代码写到手疼的我,早就不是那个只会担心超时的外卖员了。
我叫刘志强。这是我决定改变人生的那个夏天。
是的,我要把这身蓝色外卖服,换成他们穿的格子衫。
1
手机屏幕又亮了。
外卖平台的消息提醒刺痛我的眼睛:本月差评率超过3%,账号即将被限制接单
凌晨1点15分。我站在写字楼外,盯着那个红色感叹号发呆。
今天的最后一单总算送完。38层写字楼,电梯偏偏在我来的时候检修。我只能硬着头皮爬楼梯,外卖肯定超时。
差评肯定躲不掉了。
抬头看着面前的互联网大厦,玻璃幕墙反射着月光。几个程序员模样的年轻人从大门走出来,西装革履,说说笑笑。
我低头看了眼自己的蓝色外卖服。
三年了。
这条路上的互联网公司,我都快背下来了。左边是做短视频的,右边是做电商的,对面在做游戏。
送外卖的时候,我经常琢磨这些公司的产品。
短视频平台的推荐逻辑有问题,我能感觉到。电商的购物车体验太差,退款流程也不够顺畅。
手机备忘录里记了很多。都是送外卖时想到的产品建议。
三年,2000多单外卖。我见过太多用户的真实反应。
他们着急等外卖时的抱怨,对软件bug的吐槽,还有对产品设计的意见。
我都记着。
有时候送餐到这些写字楼,我就想象自己坐在里面